腫瘤患者電話隨訪常見溝通問題分析與對策
作者:檢測購系統(tǒng) 發(fā)表時間:2022-03-27 08:07:35 瀏覽次數(shù):204
-
碩博初稿查重系統(tǒng) 498.00元/篇? 語種:中文/英文 ? 適用:雜志社投稿,職稱論文? 簡介:碩博初稿檢測(一般習慣叫做碩博預審版),論文查重檢測上千萬篇中文文獻,超百萬篇各類獨家文獻,超百萬港澳臺地區(qū)學術文獻過千...開始檢測
-
維普論文查重系統(tǒng) 4.00元/千字? 語種:中文,英文? 適用:雜志社投稿,職稱論文? 簡介:學位論文查重,維普論文查重入口:高校,雜志社指定系統(tǒng),可檢測期刊發(fā)表,大學生,碩博等論文。檢測報告支持PDF、網(wǎng)頁格式,...開始檢測
-
本科高校內(nèi)部版系統(tǒng) 288.00元/篇? 語種:中文,英文,小語種? 適用:雜志社投稿,職稱論文? 簡介:比定稿版少大學生聯(lián)合比對庫,其他數(shù)據(jù)庫一致。出結果快,價格相對低廉,不支持驗證,適合在修改中期使用,定稿推薦PMLC?!?..開始檢測
-
萬方論文查重系統(tǒng) 4.00元/千字? 語種:中文? 適用:雜志社投稿,職稱論文? 簡介:畢業(yè)論文查重,萬方查重系統(tǒng),涵蓋期刊、學位論文、學術成果、學術會議論文的大型網(wǎng)絡數(shù)據(jù)庫;比肩中國知網(wǎng)的學術數(shù)據(jù)庫。最多支...開始檢測
摘 要:目的:分析腫瘤患者電話隨訪中遇到的溝通問題,給予相應的對策,以提高隨訪率。方法:選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進行免疫細胞治療的腫瘤患者472例;在2015年1月-2019年12月進行定期電話隨訪。結果:472例患者或家屬均接受1~14次隨訪,內(nèi)容包括了解患者生存狀態(tài)、復查情況、解決居家健康照護問題,患者總體滿意度高。結論:電話隨訪中溝通方法的不斷改進,能有效提高隨訪率,給患者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構建和諧社會。
關鍵詞:電話隨訪 癌癥患者 對策
由于臨床診療技術的進步,惡性腫瘤患者生存時間明顯延長,針對腫瘤生存期的隨訪調查一方面是為了改善患者認知,提高生存質量;另一方面則是為了臨床收集數(shù)據(jù),了解各類治療方案的遠期療效情況[1]。而出院患者電話隨訪工作作為一種開放式、延伸式健康教育形式,進一步完善了整體護理的內(nèi)涵,縮短了醫(yī)患之間的時間、空間距離,對醫(yī)療知識的普及與提高患者出院后的生活質量等具有重要意義[2]。我們對免疫細胞治療的腫瘤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現(xiàn)對在實行過程中遇到的溝通問題,進行總結分析,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5月進行免疫細胞治療的腫瘤患者472例,年齡14~89歲;其中肝癌313例,肺癌65例,直腸癌33例,食管胃癌24例,乳腺癌12例,胰腺癌11例,子宮內(nèi)膜癌6例,黑色素瘤6例,鼻咽癌2例。
方法:在2015年1月-2019年12月對患者進行定期電話隨訪。(1)隨訪內(nèi)容及要求: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目前身心狀態(tài),睡眠質量、飲食營養(yǎng)、藥物使用、管路護理、居家照顧、功能鍛煉、本院及當?shù)蒯t(yī)院復查情況,給予相應的指導并提醒按時復查。腫瘤切除后1個月、3個月、6個月、12個月進行電話隨訪,1年后無腫瘤復發(fā)者6~12個月隨訪;帶瘤生存者2~3個月隨訪,共隨訪3781人次。(2)實施人員[3]:電話隨訪由1名固定人員完成,選取責任心強、有愛心、經(jīng)驗豐富的??浦屑壜毞Q護士,并有其他營養(yǎng)學、心理學等多學科知識。
結果
截至2019年12月因腫瘤相關因素死亡的患者269例。472例患者或家屬均接受1~14次隨訪,其中隨訪1~2次27例,3~5次82例,6~8次145例,9~11次39例,12~14次179例。隨訪中了解患者生存狀態(tài)、復查情況,解決居家健康照護問題,患者總體滿意度高。
常見問題
認為是推銷電話,拒絕接聽:在科技發(fā)達的今天,我們的信息似乎沒有了私密性,每個人每天都經(jīng)受著來自四面八方的貸款、購房、賣房、租房等推銷電話的騷擾,患者一看到手機顯示固定電話號碼,條件反射掛斷電話,拒絕接聽。
對醫(yī)院的治療不滿意,存在異議:對疾病的康復期望值過高,住院期間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心中憤憤不平。
患者剛病逝,家屬心情悲傷,語氣不友好:逝者是一個家庭的經(jīng)濟支柱,與家庭成員感情深厚。患者的逝去對家庭成員來講是沉痛的打擊,有些人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接受事實,走出痛苦。
正在工作辦事,拒絕隨訪:腫瘤術后患者,一般隨著隨訪時間延長,越來越多的患者會重新回到工作崗位。
入院資料登記表上只留取家屬電話,沒有患者的聯(lián)系方式:部分患者在入院時入院資料為家屬代填,家屬往往只填自己的聯(lián)系電話,而沒有填患者本人的聯(lián)系電話。他們出于對患者的保護或認為有事醫(yī)院肯定是聯(lián)系家屬,覺得沒必要留患者本人的電話。
對策
隨訪護士首先在電腦上閱讀患者的資料,全面了解病情后再撥通電話[4]。采用柔和的語氣禮貌的語言進行自我介紹,及打電話的目的。讓患者打消疑慮,愿意接受隨訪。當患者及家屬從第一次隨訪中能得到他們想要的指導和幫助后,會很高興在之后的隨訪中接聽隨訪電話。
對醫(yī)院充滿不滿的患者,需耐心并認真傾聽其講述就醫(yī)過程,對其過激言語不予以評論。耐心傾聽患者訴說完畢后,詢問當前身體情況、目前治療方法,給予相應的指導和同情,讓其心情舒緩。在此過程中不能指出患者的問題為醫(yī)院和醫(yī)護人員辯解。這既不會改變患者的觀念,只會增加厭惡感,認為沒有人真心實意傾聽他的心聲。以至于對后期的隨訪帶來困難,也會加深對醫(yī)院的不滿。
對于患者剛剛病逝,家屬的心情是非常悲痛的。特別是逝者在家庭成員中位置較重,感情至深,決定了家屬對逝者的悲痛程度。往往有的家屬在接電話時會直接告訴隨訪護士,以后不要打電話了,然后直接掛斷電話。對此我們也要表示理解。逝者去世時間在3個月以上時,家屬的情緒相對平穩(wěn),接聽電話時,雖有悲傷之情,但能有禮貌的述說,并能將死亡具體時間告知。所以在電話隨訪中,彼此見不到面部表情,只能從對方的語氣、語言、聲音中感覺是否友好、友善、共情。這也就要求我們護理工作者在電話隨訪中做到語言柔和、共情,表達我們對患者病逝的遺憾和對生者的同情及鼓勵,讓家屬感到溫暖。
隨訪中有的患者不能及時接受隨訪,對此要理解別人正在工作中不方便接聽電話。將此類患者集中進行記錄,做好標記,選擇在接近下班時間或了解其最合適的時間再次撥通電話隨訪,從而避免了患者或家屬忙于工作,簡單應付隨訪,無法給患者帶來確切幫助。
本研究隨訪的472例患者均為癌癥,許多家屬出于對患者的保護,不將實際病情告知患者。留取聯(lián)系電話時,往往沒有患者本人的聯(lián)系方式。而在回訪中發(fā)現(xiàn),有些家屬沒有與患者住在一起,對于患者的情況不了解,對于隨訪也是應付了事。所以我們無法對患者具體情況給予指導和幫助。對于居住在一起的家屬相對了解患者的病情,也希望得到居家?guī)椭椭笇Аτ诖祟惢颊?,隨訪相對順暢。但是我們更希望和患者直接對話,這樣才能更準確地了解患者細微變化和需求。更能針對患者目前存在的問題給予指導,例如疼痛的感覺描述,采用止痛藥后的維持時間,指導患者在疼痛未加重時服用藥物。所以要加強對出院腫瘤患者的信息管理,護理人員應仔細核對患者電話號碼,并將親友電話號碼作為備用聯(lián)系人[5]。
討論
目前對臨床來說,除了不斷提高醫(yī)療技術水平和護理質量外,使患者在住院期間得到優(yōu)質的醫(yī)療護理服務,出院后的隨訪也是留住患者、增加患者對醫(yī)院信任的又一重要方法[6]。有研究認為隨訪不僅能預防較多并發(fā)癥的發(fā)生,還能及時了解患者和陪伴者的心理狀態(tài),改變患者對疾病、生命和人生的消極態(tài)度、行為[7]。研究表明,腫瘤患者在治療過程中會產(chǎn)生自暴自棄的想法和行為,影響治療和護理效果[8]。隨訪人員通過隨訪鼓勵患者樹立良好自信心和保持樂觀的心態(tài)接受治療,并指導患者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其面對困難有良好的應對能力[9]。
在我國疾病死亡率中,癌癥排第三位,是中國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本研究隨訪的472例均為癌癥患者,大部分為中晚期癌癥患者,經(jīng)過多次放化療、介入、靶向藥物、免疫細胞治療,患者整體身體狀況以及睡眠與飲食差,心情壓抑,生存期一般在1~12個月,隨訪次數(shù)在1~11次,在隨訪中患者易出現(xiàn)不耐煩及對生活無望感。早期癌癥患者通過手術或介入切除腫瘤,有家庭情感支持和經(jīng)濟支持,在術后很快選擇免疫治療。這些患者能積極生活和工作,定期復查和接受隨訪,有些患者目前無瘤生存已超過7年,隨訪次數(shù)在14次以上。延續(xù)性護理模式最早起源于美國,其主要服務對象是慢性病患者及癌癥幸存者[10]。而本研究采用電話隨訪來進行延續(xù)性護理,給予患者的幫助是不可忽視的。
在本研究初次隨訪中患者及家屬對陌生來電拒絕接聽的現(xiàn)象比較常見,這提醒我們對于治療后或出院的患者或家屬告知隨訪電話并備注非常重要,有利于隨訪工作的開展。專人隨訪能夠使患者或家屬容易記住隨訪者的聲音,彼此增進了解。當聽到熟悉的聲音時,溝通順暢。我們科固定專人隨訪,能做到全面了解患者病情和現(xiàn)狀,如身心狀態(tài)、睡眠質量、飲食營養(yǎng)、藥物使用、管路護理、居家照顧、功能鍛煉、本院及當?shù)蒯t(yī)院復查情況,而且能對每次隨訪有針對性地給予指導,為患者提供適宜的幫助。在患者中因癌癥晚期出現(xiàn)骨轉移需長期臥床,每次隨訪重點應關注褥瘡、肺炎的預防,微信視頻教會家屬如何拍背、翻身,并對家屬的付出給予肯定和贊揚。
隨訪中總會遇到各種困難,但本著以患者為中心,將醫(yī)療護理服務從醫(yī)院延伸到家庭,使患者得到連續(xù)護理服務[11]。我們在隨訪中不斷總結經(jīng)驗,提升隨訪的能力和知識儲備,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而且在探索科學合理的出院患者隨訪工作方法中,不僅可以有效降低并發(fā)癥的發(fā)生,滿足患者健康需求,提高患者滿意度,還可以不斷完善數(shù)據(jù)庫,為??萍膊〉闹委熖岣邊⒖糩12]。
本站聲明:網(wǎng)站內(nèi)容來源于網(wǎng)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們,我們將及時刪除處理。